




傳統(tǒng)交換機從網橋發(fā)展而來,屬于OSI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設備。交換機有多個端口,每個端口都具有橋接功能,可以連接一個局域網或一臺性能服務器或工作站。它根據MAC地址尋址,通過站表選擇路由,站表的建立和維護由交換機自動進行。路由器屬于OSI第三層即網絡層設備,它根據IP地址進行尋址,通過路由表路由協(xié)議產生。交換機的好處是快速,由于交換機只須識別幀中MAC地址,直接根據MAC地址產生選擇轉發(fā)端口算法簡單,便于ASIC實現,因此轉發(fā)速度極高。
由于程控交換的技術長期被發(fā)達***壟斷,設備昂貴,我國的電話普及率一直不高。協(xié)議的透明性使得交換機在軟件配置簡單的情況下直接安裝在多協(xié)議網絡中。隨著當年華為、中興通訊等企業(yè)陸續(xù)自主研制出程控交換機,電話在我國得到迅速地普及。從OSI體系結構來看,集線器屬于層物理層設備,而交換機屬于OSI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設備。
直通方式的以太網交換機可以理解為在各端口間是縱橫交叉的線路矩陣電話交換機。這樣,網絡的關鍵服務器和重要用戶就擁有更快的接入速度,支持更大的信息流量。它在輸入端口檢測到一個數據包時,檢查該包的包頭,獲取包的目的地址,啟動內部的動態(tài)查找表轉換成相應的輸出端口,在輸入與輸出交叉處接通,把數據包直通到相應的端口,實現交換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