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了,魚的活性真不大,就算鯽魚這種比較耐寒的魚活性也還是會減少。線組還是精細點比較好,不用擔心切線的問題。魚活性不大,它能有多大的力氣來反抗。0.8、 0.6的主線配0.6、0.4、 0.2的子線夠了。
魚情好給口快就用大一點的,魚情差一點的就小一點。不要說擔心中鯉魚而切線。多次提到作釣前要選定對象魚,想大小兼收在冬季是比較難的。放棄大個體的鯉魚草魚,專心作釣鯽魚。你的釣獲會更佳,就算遭遇鯉魚了,那也真的是運氣好。慢慢的遛魚也還是可以將其入護的,畢竟冬天它也懶的動了。這樣的話,不僅在水平方向上會有擴散開來的微小餌粒,還會有不斷往下飄落的粉狀物體。子線的長度個人覺的60到65比較好,太長了魚吃餌力度傳達到浮漂的力就會消耗過多,導致浮漂動作出的不好。子線短一點一些小的動作浮漂也可以反映出來,有利于我們抓口。

如果是仲春或是夏季釣大鯽,子線與主線則可以稍粗一些。比如0.6-0.8子線,1.0-1.2主線。因為這個季節(jié)的魚吃口比較兇猛,而且魚性活躍 ,拉力夠大。
如果是野釣,還要考慮遇上稍大體型的魚兒也可以兼顧的話,則要考慮0.8-1.2子線,1.5-2.0的主線了。只是這樣的***線組搭配,靈敏度自然要差上許多。有些輕口自然也就不會體現(xiàn)得這么明顯了。
寒潮來了,***人該封竿嗎?
風雨天垂釣會有許多阻礙因素,所以需要我們用相應的技巧來應對,那究竟風雨中調漂要注意什么,該如何調漂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風雨天氣垂釣的調漂技巧。
浮漂的選擇
在風浪中觀漂時肯定比平常垂釣費勁,因為風的吹動會帶動浮漂波動,這個時候可以選擇使用比平常***時大1-2個號的浮漂。同時在選漂的時候,漂尾要適中,不要過短也不能過長,過長會導致浮漂的穩(wěn)定性下降,漂尾過短又十分容易被風浪壓過去。小風浪一般可使用中長尾,大風浪可使用9目左右漂尾的浮漂。6子線是否過粗、過硬,鉤子是否過大,鉤條是否過粗,墜子是否過重子線過粗、過硬,跟棕絲、胡須一樣,不利于魚索餌,特別是對那些被釣過多次,刁滑的魚兒。
脫鉤的原因
魚鉤硬度不夠
魚鉤的硬度取決于鉤條的粗細以及原材料的好壞。不過不同的鉤型的硬度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就拿袖鉤來說,分黑袖、白袖、金袖三種,也是我們使用比較多的。這三種鉤的硬度就不一樣,金袖軟適合釣小鯽魚,白袖的話要硬于金袖,可以釣下大鯽魚和一些小個體的鯉魚。而黑袖的硬度要高于前兩者,天冷的時候作釣生口鯽魚和個體偏大一點的鯉魚還是足夠的。畢竟天氣冷的時候魚口輕,而且力氣也不是很大。在作釣的時候如果鉤的硬度不夠,容易把鉤拉直導致跑魚,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魚鉤沒有拉直但是魚還是跑了,這個就可能是遇到了質量不好的魚鉤了,魚鉤在刺中魚以后,魚的發(fā)力導致魚鉤少量變形跑魚,但是一旦魚鉤沒有再受力就還原成原來的樣子,表面上卻看不出來有什么異樣。這樣的魚鉤是煩人的,我以前就遇到過這樣的魚鉤。且在此之后,每次都得把魚竿的竿稍部位往水中插一下,才能將魚竿放到支架上。果斷換了另一個型號的鉤子后就沒有發(fā)生脫鉤跑魚的現(xiàn)象了。所以在魚鉤的選擇上,選擇大品牌質量好一點的還是有道理的,同時也要根據(jù)作釣的魚種來選擇相對應的鉤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