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梯砌塊指的是為防止邊坡受沖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種鋪砌和栽植的統(tǒng)稱。橋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沖刷,會使河岸不斷地坍塌。為保護橋梁和路堤安全,須在凹岸修筑防護建筑物。此外,因設橋引起河水流向變化,沖刷河岸而危及農田和村鎮(zhèn)時,也須在河岸修建防護建筑物。階梯砌塊這種建筑物通常又稱為護岸。護岸的形式有直接防護和間接防護。直接防護是對河岸邊坡直接進行加固,以抵抗水流的沖刷和淘刷。常用拋石、干砌片石、漿砌片石、石籠及梢捆等修筑。間接防護適用于河床較寬或防護長度較大的河段,可修筑丁壩、順壩和格壩等,將水流挑離河岸。






對坡面上下部抗?jié)B延伸區(qū),可采用與護坡配比、厚度均相同的水泥土作為平延進行施工;亦可采用水泥:土=1: 8-10、含水率為12%的水泥土碾壓而成,厚3-5cm,或按配比就地撒水泥并澆水于場地薄土中,用鐵鍬拌合均勻后碾壓而成。水泥土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允許誤差士5,表面光整。
階梯砌塊成品保護:刮風、干燥天氣,表面應適當覆蓋***,防止千裂。雨期施工,下雨天應停止作業(yè);小雨天應在施工完30min后, 中雨和大雨應在初凝后方允許無遮蓋雨淋,否則應進行覆蓋。冬期施工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應覆蓋保溫材料,防止水泥土受凍***。

階梯砌塊應隨拌隨用,拌合和使用水泥土不得超過60min,不得使用過夜的水泥土。水泥土接縫在邊緣應作階梯斜搓,在邊緣減薄-半,接縫寬度不小于50mm,接縫時要抹平抹實。對雨后滲水坡面,應應在雨停不滲水間歇時加速進行。如滲水嚴重宜在坡底設泄水空孔和引水溝,將水引出集中排除。坡頂、坡底用水泥含量為上限的水泥土抹成圓角,并隨坡平延200-300mm, 以保護坡頂和坡底,防止損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