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杏秋季栽培技巧
銀杏又名白果、公孫樹,屬裸子植物,是僅存于我國的“活化石”植物。其適應性強,用途廣,抗病力強,易管理,是可持續(xù)利用的集生態(tài)、社會、經濟效益于一體的優(yōu)良樹種。銀杏為異花授粉植物,又雌雄不同株,主要靠風力傳粉,常因風力、風向、低溫、霧日或降水等氣候因素,影響授粉受精,降低產量,所以在栽培時必須按20:1配置雄株作授粉樹,而且要栽植均勻。秋季栽植銀杏樹,可把一個漫長的緩苗過程十分有效地提前了好幾個月,特別是對于移栽銀杏大苗來說,完全能起到把緩苗期縮短一年的作用。現(xiàn)將其秋季栽培技巧介紹如下:
一、選圃施肥。選土層60厘米以上,PH值在5.5-7.5之間、排水良好、較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每天早晚揭開麻袋片,用濕水噴灑1次,棚內溫度應控制在30℃至35℃,有2/3的種子裂嘴露白時即可播種。每667平方米施基肥9000千克,深翻40厘米,播種前再每667平方米施辛硫磷5千克,整平地面,整成東西向寬1.0-1.2米、長10米左右的畦。

四、選栽壯苗。1年生苗以高度15厘米以上、地徑粗度在1.2厘米以上為好。3年生苗以高度1.6-2.2米、地徑3厘米以上為好。要確保根系齊全,無嚴重損傷。盡力縮短苗木運輸和放置時間,隨起苗、隨運輸、隨栽植。
五、舒根栽植。銀杏為肉質根且根系較發(fā)達,所以栽植時一定要使根系舒展,否則就會出現(xiàn)“窩根”現(xiàn)象,影響生長。填入穴中的肥土以干為好,在踏實土壤時,不讓板結,以免對銀杏根系產生不利影響。埋土一定要層層壓實,使銀杏根系與土壤密切結合,但只能用腳踏,不能夯實,以防傷根。詳情請電話聯(lián)系(包成活率99%)宗旨:同等的苗木比質量,同等的質量比價格,同等的價格比服務。栽后要澆透水,使內土壤和苗木根系密切結合,能充分吸收水分。澆水后地面自然下沉,保證根基與地面相平或高出1-2厘米為佳。
銀杏枝繁葉茂,根系興旺,從根部吸收的水分通過葉片的蒸發(fā)作用到大氣中,只要2-3%的水分用于組成碳水化合物。銀杏的根系比較興旺,依托根壓吸水供應樹體各個有些的需求,銀杏葉片的蒸發(fā)作用,構成蒸發(fā)拉力,這種拉力成為根系汲取水分的首要動力。水分通過輸導***,堅持了水分平衡,土壤持水量在水分當量以下時,就會呈現(xiàn)蒸發(fā)大于吸收,樹體枝葉萎蔫下垂,氣孔變小,蒸發(fā)削弱,以求水分平衡暫時***。銀杏根部的吸水量與土壤持水量有關,土壤持水在水分當量至飽合的范圍內,土壤持水量越高,吸水越簡單。在這樣情況下,起苗時受傷的樹根,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傷口便會很快愈合,正常吸收和積累營養(yǎng),進入一年中的第二個發(fā)育高峰期,為次年開春后樹體的發(fā)芽生長做好充分準備。所以銀杏樹體的水分是常常處于動態(tài)平衡之中, 這是由銀杏的調結機制和許多環(huán)境因子相互作用的成果。
